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萨提亚  >   萨提亚分享  >    内容

女生私房话

作者:佚名|文章出处:北京齐家成长中心|更新时间:2009-09-28

  文卿和尚旭是大学时的死党。

  虽然文卿比尚旭早入学一年,两个人却分在了同一间宿舍。文卿修的是人力资源专业,尚旭入学时考的是市场策划和广告设计专业。因为两人同属心理系,在很多人眼里,她们是心思敏锐能够洞察一切的女孩。而对于刚刚告别紧张高考的她们来说,从枯躁的数理化一下子进入了心理学神秘的殿堂,除了兴奋和骄傲之外,对于内心世界的探寻也成为她们之间谈论最多的话题。而这也逐渐成为两人之间默契的习惯。

  若干年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尚旭接触到了“萨提亚工作坊”。当时,在朋友的介绍下,尚旭了解到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下的一种治疗模式。起初是帮助家庭作为一个完整系统获得成长的动力——通过萨提亚心理治疗师的辅导,帮助家庭成员们看到他们之间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和造成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萨提亚治疗模式将心理学中包括沟通在内的一些技巧深入浅出地传达给每一个人,在让每一个家庭成员拥有自我觉察能力的前提下,由内而外地改善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和谐家庭的可能。而随著萨提亚自身模式的发展与成熟,逐渐由家庭系统转向对个体心灵成长的领域中来。

  对于第一次接触萨提亚的尚旭来说,她并不知道在三天的工作坊中身心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带著内心的好奇,同时也是希望能够获得心理学专业方面的提升,尚旭的报名参加了“萨提亚心灵扩展工作坊”。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而尚旭此时最先想到的就是文卿,因为她急于要和文卿分享她此时的感受。

  工作坊结束的第二天,一个电话之后,尚旭直接杀到了文卿家里。这也是她们之间早已形成的习惯了——文卿的居室一直都是两个女孩子的聚点。

  毕业之后,文卿顺利地应聘到一家国际知名化妆品公司人力资源部。三四年的时间,她已经从刚入行时的普通职员提升为部门主管。现在住的这套房在北京城北,虽然不是什么大House,但是房间里整扇的落地窗、修整得井井有条的花草、还有看得出做饭痕迹的厨房,都能看出文卿对自己生活的打理其实一丝不苟,而且相当有品味。她不是所谓的小资,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她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实实在在,隔三茬五地会去菜市场买来新鲜的蔬菜、鸡蛋、各种肉食或者水果,文卿管这叫“人间气象”。

  尚旭一进门,文卿就看出她眼睛有些肿,而脸上却挂著难得一见的轻松神情,“你这是怎么了?昨天没睡好觉吗?”

  “哪有,我昨天晚上不知道睡得有多踏实!这恐怕是我近一年以来,少有的一次一夜无梦,闭眼睡到大天亮的好觉呢!”

  “那怎么我看你眼睛肿了?”文卿关切地问。因为她知道,尚旭对于自己的容貌从来是特别在意的,脸上有如此明显的瑕疵她是不会轻意出门的。

  “哭的。”尚旭的平静让文卿感觉惊讶。她猜不透眼前这小妞子几日不见究竟出了什么状况。不过,凭她对尚旭的了解,不用说话,她自己就会闸门大开。

  果然,尚旭不等文卿问话,自己就打开话匣子讲述起三天“工作坊”经历。

  “第一天早上我刚进教室的时候,只想找一个离老师讲台远,而旁边没有什么人的座位——还好,那天我去得还比较早,很如愿地把自己‘藏’了起来。其实,去上萨提亚只是把它看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我是带著过去对心理学的掌握与理解,希望能够发现这门课程里独特的理念,以及各种帮助人们提升沟通能力和心理能量的技巧的。”

  “然而,之后的过程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感觉自己是被一步一步领进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从我出生就存在于我的心里。”

  尚旭说这话时,两个女孩四目相对。虽然文卿从来就知道尚旭是一个内心感情丰富的女孩,却没有想到她会这么激动。忽然,尚旭把身子倾过来,用食手指点了点文卿的鼻尖,然后歪著头调皮地等著文卿的反应,眼睛里充满著温柔的笑意。一时间,文卿被尚旭这突如其来的反常举动完全给弄懵了,还以为自己的脸上蹭上了什么脏东西,连忙用手去擦。看著文卿的疑惑的表情,尚旭笑出声来——

  “是不是,我们从来没有试过用身体打招呼?这是第一天早上我在萨提亚工作坊中学习到的。现在我这样做的时候,你肻定会觉得很不习惯——虽然我们已经是这么多年的好朋友。可是,文卿你知道吧,当我站在一群陌生人中间的时候,我却发现,原来我们每天都在和自己的身体待在一处,其实并不了解他的需要。”

  “当时,学员们按照蔡老师的指导围成了个圈,并慢慢移动自己的身体,起初每一个人都是不适应的。身体习惯了自己的独处,在那样一种气氛之下,就会变得非常敏感而警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去感受身体的需要——他安全吗?他紧张吗?甚至他是不是想在逃避?”

  “也就在这时,蔡老师忽然提醒我们说,‘看看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是不是都没有呼吸了?’文卿,你能想像吗?这提醒让我诧异,然而,那真的就是我们当时的状态——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屏住了呼吸。就像你现在这样。”文卿正神情专注地听著尚旭的说话,突然被对方一问,竟有些愣了。当她定下神来,才发现,自己原本就很浅的呼吸现在真的成了“气若游丝”了。于是,两个人同时长长深吸了一口气。

  尚旭这才接著往下说:“当时蔡老师也是这样一声长吁的,当我们跟著吐出了憋在心里的那一口长气时,工作坊的气氛竟也神奇地发生著变化——仍然是初次见面时的生疏,依然是之前的那个场地,我们也都还在移动著脚步,可是,因为心里提醒著自己不要忘记呼吸,身体的紧张竟一点点解除了。我甚至不介意在这样一个场合里去触碰别人。随著蔡老师话语的指导,我们从开始慢慢的挪动脚步,到越走越快。人群里甚至发出阵阵笑声。”

  “而我的心里却涌上莫名的感动,甚至要落下泪来。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我是可以克服内心的恐惧与人如此亲近相处的;我也不知道,当我们身体彼此接近时,我可以如此坦诚地敞开心扉。每一天,我们都在使用著自己的身体,有时候甚至透支他的体能,只有在生病的时候,身体发出的病痛才会提醒我他的存在。而就在萨提亚工作坊上,我第一次和我的身体相遇了!从小到大,我没有想过我是否完全接纳与我形影相随的身体;也或者,我一直对他都心存不满,以至于我会不断减肥、塑形、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他较劲。而当我们在做‘手游戏’时——我闭上眼睛,在人群里摸到了另一双手,并和他静静地坐下来,完全用手去表达内心的感激、信任、接纳、或者不满时,我才真正发现我忽略了他那么久。眼泪是不知不觉流下来的,在平时,我会觉得自己是失态了,而在工作坊中,我却愿意去承认内心真正的感动,当我流著泪做完这个游戏时,那种从手心传递出来的渴望让我身心都为之感动!”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开始有些领悟萨提亚心灵成长的过程。我能够感觉到,内心的大门正一点点被打开。”

  直视著尚旭眼睛里跳动著的光芒,文卿有一些了解,也有一些迷惑。但是很明显,文卿被尚旭的话打动了。她急切地追问道,“那后来呢?后来的课程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萨提亚工作坊一直都很注重学员的感受。这也正是它区别于其它课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工作坊上,蔡老师会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为我们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沟通模式,也会指导我们画家庭图,练习呼吸等技巧,这些是上课的内容。但更多的收获是在学习进程中,彼此分享内心的感受。蔡老师一直都鼓励每一个人发言,她说,‘不论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感觉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那都是真实的。首先要学习和自己的感觉相处,然后再尊重你的感受。’”

  “三天工作坊中,我也的确发现,每个人的感受都是和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相关的。有些经历可能是带来伤害的,我们却没有察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一定都为此付出过代价。萨提亚的理念是通过技巧先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内在,然后教我们学习接纳过去的这些经历,发现自我资源,获得成长的能量。”

  看著文卿原本激动的表情里,蒙上了一层不解,尚旭收住话题,沉吟了半天。的确,对于一个从未亲身体会萨提亚工作坊的人来说,想要解释明白三天工作坊中发生的一切简直太难了——虽然文卿是和自己一样,心思细致,并且同样受过心理学专业教育的知己。而且,作为拥有心理咨询资质的尚旭来说,她内心深知,工作坊中蔡老师为一些需要给予特殊心理支持的学员做个案,都会涉及到个人生活的经历。在工作坊中大家之所以愿意把这些事情说出来,正是萨提亚工作坊营造出的安全环境,也基于这些学员对身边这些朋友的信任。她有义务帮这些新结识的朋友们保守住这些秘密。

  沉默——

  忽然尚旭说:“我来给你讲一次感谢吧!”

  “当时,是工作坊第二天上午。蔡老师教我们做‘天气报告’。其实,这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萨提亚将每个人的心理环境比喻成一个晴雨表,那上面显示的可能是感激、喜悦,也可能是担心、不满,甚至抱怨;还包括内心的期待,对周围亲人朋友的建议……这些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心里的东西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说,也不是我们没机会说,而是没有习惯去表达。在工作坊里,我们就试著去做这样的练习,把平日里不常说的感受说出来。”

  “颖是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士。可能都是很内向的缘故吧,之前我们交流很少。但是我对她印象却很好——她的眼神温暖而平和,给人一种安定的力量。”

  “她是为了感谢才走上讲台的。她谢了很多人,并且,如果那个被感谢的人在场的话,她会走到那个人面前真诚地看著对方的眼睛。当她放下话筒准备回自己座位上的时候,蔡老师叫住了她。很显然,在萨提亚四种沟通模式中,颖是属于讨好型的人。蔡老师说:‘你们看,让讨好的人来感谢是非常容易的,她们太容易就能表达出内心对别人的谢意。但是,你是不是还忘记谢过一个人呢?’”

  “这话让颖有些意外。但马上就领会了蔡老师的意思。那是她没有准备好的,不过,她还是留在了会场中间,接著说,‘对,我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说到这时,她的嘴唇已经有些抖动了。蔡老师马上找来身边一位女士,示意颖把这个人当作自己,并把感激的话对她说。

  颖努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绪,接著说:‘我想很真诚地谢谢你,我感谢你这么长时间的坚持。一直以来,你都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完美,让你身边的人更加快乐,其实你真的很出色!’”

  “文卿,你知道吗?看著台上抽泣不止的颖,我内心的情绪也被翻腾起来。甚至和她一起哭起来。虽然我知道我们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轨迹,但当那些话从她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却好像句句砸在了我自己的心里。或许是每个人都会忍受委屈,或许是我们都在为过好每一天而付出努力,当我们一天天应对著生活的现实与不容易,担负著各种各样的角色时,却忽略了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当颖一字一句地把对自己的感激说出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些。”

  “不过蔡老师很快让颖不要再说了。蔡老师说,因为感谢对于讨好型的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下,让她沉默其实是让她和她的感受独处。”

  “再次抬起头面对大家的时候,颖明显稳定踏实了许多。蔡老师指出前后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在于,虽然之前她说的话都是真话,但其实,她并不爱她自己。对于她来说,一切都是应该做的事情。却在无形之中把自己摆在了最末的位置。”

  “后来,蔡老师一句一句教颖爱回自己。最有意思的环节在于,蔡老师还找了一位典型的指责型的同学站在颖的对面,教颖来‘骂人’。起初颖很不习惯,而蔡老师会鼓励她,因为如果这些是她平时擅长说的话,就不必到工作坊里来说了。慢慢地,颖‘骂人’的声音越来越坚定:我要向你学习,骂人的时候,不去理会别人的感受,我只是纯粹表达自己的意见。你们这些指责的人都生活得那么好,我嫉妒你们!你们何德何能啊?——只是骂人的时候从不内疚。我和你一样聪明,有些地方我比你厉害——我比你更善解人意,我没有什么仇人,我骂人的时候要更大声一点……”

  “我在台下看著,真是含著眼泪在笑。我相信萨提亚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帮助我们去爱回自己,去相信自己的。”

  “因为每个人的沟通方式都不一样,蔡老师说得特别好:其实每个人的能量都是一百分——讨好型的朋友用自己的能量去压抑自己、扭曲自己;而指责型的朋友用自己的能量去骂别人。两个都是一百,只是能量用在了不同的地方。讨好的人要学习与自己的感受相处;而指责的人要学习与自己的失望相处。”

  “怎么样?听我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非常不一样?还有很多涉及同学隐私的个案就不能讲给你听了。我们都是学心理的,但是萨提亚带给我的却是与过去所学知识完全不同的。似乎很久没有这么感动过了,所以才要第一时间来和你分享!”

  文卿早就被尚旭感动了。爱自己可能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她相信每个人天生都拥有这样的能量。却会因为成长过程中的挫折而迷失方向。环顾自己的生活,虽然拥有眼下的一切令很多人羡慕,但是自己却常常被莫名的疲惫感困扰。为了还贷款,每天必须拼命的工作,生活真正的乐趣却离她越来越远。听了尚旭的话,文卿情不自禁检视起自己来。同时,从眼前这个女孩身上她也看到些希望。

  可能我们都会害怕改变,但是,这害怕也真的让我们付出更多无谓的代价。如果相信,美好的生活就是从希望改变开始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