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萨提亚  >   萨提亚杂谈  >    内容

冰山日记+规条转化

作者:佚名|文章出处:网络|更新时间:2010-01-28

  第一次参加萨提亚工作坊是在2005年,2年以后参加了Angie的企业教练技术,今年在上林文采课程的时候,是她的一句话让我开始了自己的“冰山日记”,她说:坚持写两年的冰山日记,你会有所不同。这句话朴实无华却深入人心,我希望让自己有所改变--内在的淡定与平和的改变,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冰山日记。自己写冰山日记的同时,还会模拟导师的提问,记录下自问自答,这个过程性问题是我最好的转化方式。经常是几天后回顾冰山日记再加上自问自答的process questions(“过程性问题”),感觉很有趣。自得其乐的原因除了可以转化自己的负面冰山,还唤起自己童年独自在家时的“过家家”时自言自语的情境。

  最近的一个冰山日记很有意思,画过后发现自己的“规条”需要转化,于是开始了新一轮的自问自答的游戏......

  行为:自己是一个坚守原则的人,一旦原则确定,是不可以被打破的。可是有一件事,虽然突破了原则,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为这个收获和突破原则感到左右为难,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坚持是否正确?

  感受:失落(否定自己坚持原则的信条)

  沮丧(否定自己先前的坚持原则)

  气愤(为何突破原则会有这样的收获?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观点:为了坚持原则,我险些失去助人的信念。

  我坚信应该坚持原则,可是有冲突。

  我不喜欢没有人性的自己,但又没有感觉到自己有错误。

  我差点因坚持原因,而做错事。

  我先前的坚持会引起人们的负面评价。

  我可考虑商业规范中的"原则",却忽视了人性关怀。

  我太不人性化了。

  期待:希望自己找到坚持原则&灵活的方式。

  希望他人继续信任我。

  希望这件事没有发生。

  渴望:被接纳、被尊重、被认同

  自我:自我价值(低),爱(低)

  自我觉察:由开始坚信自己“坚持原则”是正确的,到现在认为自己险些错失助人的机会,而全面否认自己,感到无地自容。

  过程性问题:(蓝色是提问,紫色是回答)

  - 现在你发现自己错了,怎么看这件事?

  我大错特错,无地自容。

  我之前的坚持原则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也感到困惑。

  - 这件事撼动了你的价值体系是吗?

  是的,我认为人是要讲原则的,诚信很重要,我已经承诺在先了,我们就不该打破原则。

  - 所以对你来说“原则是永远必须不可以突破的”是吗?

  是的。

  - 你觉得如果原则被突破了,会怎样?

  失去诚信,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 你怎么看现在原则被突破的状态?

  我仍不能够接受。虽然其结果是非常有益的,但原则还是被突破了。我不想接纳并承认这个突破带来的好处。可以我现在确实有压力。

  - 你能够允许让坚守原则不成为你的压力吗?

  希望如此。最好不成为自己的压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让别人多理解我不是冷酷而坚守原则的人。

  - 那你希望怎样的改变呢?你认为自己冷酷吗?

  我不认为自己冷酷。可是在原则面前我们是需要坚守的,为扞卫原则做事,否则原则被突破了,任何的规范都没有意义了。

  - 那么你不想改变了?

  不是,我想改变。

  - 哪些感受让你想改变呢?

  我也在想如何又坚持原则,又能灵活一些?我不想成为没有人性的原则扞卫者。

  - 噢!我听到你说到了“灵活”?是吗?

  是的。这样也许可以让我好受一些。

  - 那你可以尝试将“原则是永远必须不可以突破的”变为“原则有时可以突破”吗?

  听起来不太舒服......但是可以接受的。

  - 可以接受这个转化的哪个部分呢?

  “有时可以突破”是可以接受的,但“有时”的定义要很小心。

  - 是的。那你希望如何定义“有时”会让自己接受呢?

  嗯......与“生死”有关时,原则是可以被突破的。

  - 那就是“面对生死攸关”的时候,原则是可以突破的?

  是的。

  - 嗯。那还可以在什么时候是可以突破原则的呢?

  如果这件事由别人负责而不是我,我便可以接纳他人突破原则了,那不是我要负责的事了。

  - 所以“当别人选择突破原则且由他人负责任时,原则是可以被突破的?”

  是的,但我会蔑视他的行为。

  - 这样做不好,这样做的话与你无关,我们现在在谈你。所以以“我”为第一人称去尝试还有哪些时候可以突破。

  当我认为这个原则是错的时候,也是可以突破的。

  - 看来你很难接受原则是错误的?

  是的,原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过往经验想出来的,应该是没有错误的。一旦确认原则,只要一如既往地执行,即便有错,也应该在实施后再下一轮做出改变。

  几天以后,再回顾这个过程,困惑与无地自容感已烟消云散了,多一份轻松看这个过程的感觉是:这个孩子是无药可救了,咋那么轴呢?见过轴的,没见过这么轴的!

  不过这个规条还是没有成功地转化,只是让自己有了一些学习--对灵活更多的理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