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萨提亚  >   萨提亚百科  >    内容

和孩子相遇

作者:黄永智|文章出处:|更新时间:2010-12-10

 

        下文是来自一些萨提亚书籍的摘录及相关读后感。

  在和孩子的交往中

  帮助孩子成长,自身也向着人生目标的完成不断进步。培育孩子的成人与孩子相遇,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回应,和孩子一起经营“现在”,反思和考察与孩子共处的体验。在这样的生活中成人每天都在学习。孩子会通过和保育者的接触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会抱着希望生活在“现在”,不知不觉中被培育出涌动于内心的能动性,形成对周边事物选择的自我意志。

  王崇读后感:与不同成人的接触,会有不同的感受。当感受不被成人理解时,孩子是不会感觉被看见的。那时,孩子是没有存在感的。没有存在感,也就不会抱着希望生活在“现在”,也就不会在内心中涌动出能动性。这就是很多孩子被动和胆小的真正原因。其实,更现实的问题是:成年人,你能感知自己的存在吗?

  相遇的偶然性和相遇的决心

  谁都不会忘记第一天到学校工作的情景。因为第一天来到教育第一线时,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完全是为了和孩子在这里相遇。“我一直对第一天的事情记忆犹新。对当时的感觉、当时的疑问,我一直在反复思考着。”“第一天,我来到院子里时,正好遇到四岁的H,他和两岁半的弟弟一起由父母带着来到学校。当时院子里已经有几个孩子在那里玩了。”(参考第一章、一)。

  我们所接触到的往往是某个特定的孩子。今天,我和某个孩子在这个地方相遇,不是我的选择,而是偶然的机遇。当然,看似偶然,其实因为我在这所学校里工作,和那个孩子的相遇也有必然性。孩子的家长让孩子上这所学校,造成了我们相遇的机会。然而,今早当一个孩子从大门口走进来的时候,我是否成为和这孩子见面的第一人,是事先无法预料的。是否能够做好准备,把学校作为双方成长的地方,那要看保育者的决心。

  王崇读后感:即使是孩子的家长,很多时候,也并没有下定决心,把与孩子相处看成是自己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作为平等的人的相遇

  “和孩子相遇的时候,对我这个成人来说,有我不能彻底弄清的未知的世界,孩子是另外的一个人。孩子毕竟是超越了成人理解的、不允许别人支配的、有尊严的人。这是和孩子相遇时的基础意识,是成人和孩子相互存在的模式(《教育工作的一天及周边》)。”相遇时,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人。虽然有教师和学生、能力高低和立场的不同,但是对方和自己都是生活在自己人生里的平等的人。

  这一点,我们要反复地重新认识。“‘拥有’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无论多么幼小,哪怕有残障,人都不是任何他人或组织的所有物,都是有尊严地生活的人(参考第四章、二)。”

  作为平等的人,相遇的基础是超越个人的更宏观的存在意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人和人是不能真正平等的。

  比起与成人接触,与孩子接触是容易的。孩子有让人变得纯粹的人性魅力。

  王崇读后感:“无论多么幼小,哪怕有残障,人都不是任何他人或组织的所有物,都是有尊严地生活的人。作为平等的人,相遇的基础是超越个人的更宏观的存在意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人和人是不能真正平等的。 ”有了这样的意识,当我们看到孩子身上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才可能有这样的理解:我的孩子本身没有问题,他/她只是遇到了问题,需要帮助。

1 2 ... 2

标签: